《心無所得 心無所住》
在佛法中,看破、放下,都是勸人解脫的基本理念。但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,什麼叫看破,什麼叫放下。他們以為看破就是破碗破摔,放下就是什麼都不管。
實際上,看破放下是佛法的智慧取捨,是面對一切煩惱中如如不動的“行深禪定”。絕對不是人間所說的放下一走了之,家也不管,上班也不要了。
煩惱來自愚癡心,
損人利己貪瞋心。
貪名貪利是聰慧,
看破放下是智慧。
無罣無礙無得失,
只管耕耘法佈施。
人類的煩惱到底來自於哪裡?
實際上“煩惱”就是因為有我相帶來的內心世界的“得失心”,
並源于累世積藏在八識田中的“貪瞋癡”。
人一有煩惱首先想到的是“這損害我的利益了嗎?”“我不吃虧了嗎?”
順著自己執著的我相觀點,才會延伸出“得與失”。
天天在斤斤計較,然後引起瞋恨,再做出愚癡的事情,弄得自己覺睡不好、飯吃不香。
因為自我心中有無數的假設,才會讓你煩惱不斷。
人間失落是常態,
悲歡離合是虛幻。
隨緣放下心態強,
哪有悲歡是實相。
人只要看到可以得到的,就會把自己貪心吊起。
人一碰到要失去的,不但把自己的心情弄得難受,還會讓瞋恨心生起。
其實人的一生,包含了多少人間的悲歡。
悲歡是一種感覺。悲過了,沒有了;歡喜過了,也沒有了。因為菩薩認為這些全部是虛妄的。
經常想一想,我得到了又能怎麼樣?我失去了又能怎麼樣?這樣你就會“心無所得”“心無所住”。然後在人間,對所有的事情生出“無所謂”。
師父經常跟你們講,“心底無私天地寬”“不爭人間天下事,試看誰能天上行”。
一顆隨緣的心,能夠和佛法的“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”異曲同工。
耕耘實修收穫妙,
水到渠成功德澆。
心無所得無所住,
無所畏懼無所故。
人整天看著自己耕耘,然後等著自己的收穫,把自己的付出看得很重,把自己等待收穫的欲望看得更重。
這樣的人,其實已經落入了私欲當中。做什麼事情都想有回報,哪有佛友歡迎這種修心人。
學佛人,頭頂著天,腳踩著地,光明磊落,無私無礙,才能在學佛中精進,同時在人間的事業中也會進步。
人間妙法是禪定,
定能生慧般若進。
虛幻世界瞬間變,
成住壞空舞翩躚。
過眼雲煙滿大千,
恒心精進把佛見
留言列表